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以点带面 分解责任

乍浦镇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现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8-06-12 07:16:47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陈正其

  从去年3月嘉兴乍浦镇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以来,垃圾分类工作在该镇扎实开展,取得明显成效。乍浦镇9个社区和7个自然村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全面实施;城镇35个居民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示范点、菜场共13个部门单位垃圾分类全部启动。截至今年一季度,该镇列入考核范围的城镇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完成建设省级高标准小区1个、市级示范小区5个。

  “虽然近年来乍浦镇已实行垃圾密闭运输和存放,农村环卫保洁也采用了‘户集、村收、镇运’的模式,将生活垃圾收集至各村垃圾中转房,初步改变了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但是,垃圾从‘随手扔’到‘随手分’再到懂得‘怎么分’的转变并不容易。”乍浦镇相关负责人说。

  乍浦镇把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列入“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村(社区)、各部门单位把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列入年度重点担当项目,层层分解责任。“镇里提出,各村(社区)、政府部门单位干部要把垃圾分类宣传作为体验民情的重要载体,做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引导城乡居民树立‘垃圾减量和垃圾管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该负责人说。

  黄山村是乍浦镇垃圾分类试点村。与城市不同,农村是熟人社会,乡邻观念依然是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黏合剂,农村基层组织也较为完善健全。“依靠这些优势,我们村通过组长会议、保洁员会议、党员会议大力宣传,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夜间巡逻,挨家挨户巡逻、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还组织每天与农户接触的保洁员到农户家里宣传垃圾怎样分类。”黄山村党委书记徐卫东介绍。

  “村干部本身是网格长,包区块包网格宣传,每个党员有5户以上联系户,负责这几户农户的垃圾分类宣传,从而形成了垃圾分类宣传不留盲点,保证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徐卫东说到宣传垃圾分类工作信心满满,“垃圾分类工作是推动干群关系、邻里关系迈向新层级的助推器,我们在村民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营造了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使全村家家户户实现了垃圾分类。”

  怡和名城是乍浦镇城区的一个商品房小区,也是乍浦镇和南湾社区创建省级示范小区的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该小区配置了两名垃圾分类劝导员,专门负责对不按照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劝导,对垃圾分类不准确的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

  姚金平是南湾社区垃圾分类劝导员,对垃圾分类不准确的居民,他会现场指导。“看到居民在放垃圾,我就主动跟他们交流,告诉他们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姚金平说,“一开始有居民说,哎呦麻烦来。我就耐心跟他们讲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慢慢地大家就理解了,开始配合了。”如今,怡和名城已成功创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小区。

  此后,乍浦镇31个小区都配置了垃圾分类劝导员,并按照每400户居民配置1名劝导员的标准,组建了一支由102名党员、群众及“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垃圾分类劝导员队伍。乍浦镇在推动垃圾分类入脑入心的同时,也练就了一支深入环境整治一线的干部“铁军”。

  以点带面,乍浦镇顺利地把垃圾分类减量任务分解落实到家庭、市场、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机关团体、公园绿地等不同的垃圾产生对象,将垃圾分类深入到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分袋、分桶、分收、分压全过程。

  现在,乍浦镇不但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而且村(社区)居民普遍懂得了垃圾如何分类。“以前大家就是知道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是哪种垃圾,现在知道垃圾可以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并做到把垃圾按四类细分,也不乱扔垃圾了。”在嘉兴石化工作的居民时亚勤说,以前她往往把其他垃圾跟厨余垃圾放在一起,现在分类后,垃圾量也减少了许多。

  乍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是一项惠及全域、利在长远的民生工程。围绕垃圾分类掀起的全民共享共建热潮,也正在深刻影响着乍浦镇的精神文明进程。下一步,乍浦镇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让居民进一步增强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取得实效。


标签:垃圾;居民;垃圾分类;社区;生活垃圾;机关事业单位;覆盖率;城镇垃圾;考核范围;农村垃圾责任编辑:季建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