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手机里看不一样的“一江两岸”

在曹娥江边,现代化建筑与自然美景和谐相融,好多人都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拍照……

发布时间:2018-08-15 09:20:09 来源:绍兴日报 见习记者 王宏超

  奔流不息的曹娥江,是上虞的母亲河。这里曾经孕育了灿烂的虞舜文化,而如今“一江两岸”的建设,更是让市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在“我的美丽家园”绍兴市生态摄影大赛中,《手机里的一江两岸》组图向我们展现了另一种欣赏城市美景的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举手之劳”捕捉身边的美好,成了一种新时尚,黄富强的这组三等奖作品便是以手机抓拍的视角,定格了曹娥江畔的迷人风光。 

rb04RBST4C816b001.jpg

“我的美丽家园”绍兴市生态摄影大赛三等奖作品《手机里的一江两岸》。 黄富强 摄 

  在搜索引擎输入黄富强的名字,一起跳出来的不少是精彩的虞舜风光照片。有航拍组图,有现代生活的素描,也有像这次的获奖作品这样与城市风光相关的题材,记录发展的力量和环境的变迁。“我的作品,有很多被拿来用做城市宣传。”20余年摄影的经验沉淀,黄富强的作品每每成为政府网站、地方报刊、单位年鉴的优先选用对象。

  黄富强回忆道,20多年前他还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相机还是一件稀罕物,“当时自己十七八岁,觉得拿着相机拍照的样子特别酷!”而几年前航拍尚未普及的时候,“2014年吧,那时候我就在玩航拍了!后来,我又拥有了最新航拍机精灵4代,能够‘飞得更高’、‘拍得更远’。”但专业的摄影也会带来费用高、组装难、安全系数差等诸多难题,让普通人望洋兴叹,好在技术进步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拍摄门槛,得以让更多人用自己的视角呈现精彩纷呈的世界。

  在谈到《手机里的一江两岸》拍摄过程时,黄富强说,他当时正在曹娥江的游船上,两岸风光如相迎。从207米高的百官广场,到新近崛起的e游小镇商务楼群,地标建筑群与江景绿化和谐相融。此情此景,他发现身边好多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这也促使他最终选择了以身边市民的手机视角拍摄而成的这组照片参赛。

  据上虞区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曹娥江“一江两岸”景观工程是上虞“一江两岸”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工程西起五甲渡大桥,东至赵家大桥,北依江东路,南临滨江路,全长约5.6公里,总建设面积约180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0.69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前二期工程已经完工,三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展开。  

  随着建设的推进,“一江两岸”成为城市主动脉,两岸三个次中心徐徐展现:北段新区次中心形成标志化、城市化特征的曹娥江走廊,中段老城区次中心形成生活化、宜人化的曹娥江走廊,南段曹娥江两岸形成生态、自然的民俗旅游的曹娥江走廊。“城市阳台”和“金滩戏水”、休闲广场等景观节点,让上虞的城市滨水环境达到生态功能、防洪排涝和市民休闲运动三者协同,大大提升了“一江两岸”建设品位。于是,桥梁景观亮化夜景,江上花海扮靓江岸,还有半程马拉松赛、龙舟邀请赛等在摄影者的镜头下璀璨万千。有人看到了挺拔的高楼大厦,也有人将关注点放在江畔的垂钓客、自由翱翔的鸟儿上……而更多的人,是自然而然拿起手机,记录心之所属的美好。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黄富强认为,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技术存在高下之别,但视角很难说有优劣之分。正如《手机里的一江两岸》,表现了不同拍摄者眼中不同的欣赏维度。

标签:曹娥江;一江两岸;上虞;航拍;母亲河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