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嘉兴市产业农合联为乡村振兴装上八大引擎

发布时间:2019-05-18 08:18:41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方钰 通讯员 汪忠涛

  昨日,记者从市供销社了解到,去年以来,全市已建成9个特色产业农合联,其中市级2个、县级7个,涉及稻米、葡萄、蔬菜、南方梨和水产等5大农业主导产业。 

  据了解,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市还将围绕桃子、雪菜、槜李等主导产业至少组建7个产业农合联,使各产业农合联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幅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引领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和大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成为乡村振兴强大的新引擎。

  成为资源整合共享化的引擎,每个产业农合联围绕一个农业产业,将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县域为主)从事同一产业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主体联合起来,通过叠加和整合会员的专业服务资源、服务功能,实现涉农资源开放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市稻米产业农合联首批93个会员涉及科研、生产、农资等7个板块,打造优质稻米从品种繁育到米制品的全产业链服务组织,汇聚了我市优质稻米生产主要资源,各会员通过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形成生产“嘉禾好米”合力。

  成为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引擎,今年,市葡萄产业农合联首批挂牌15家“嘉兴葡萄”品牌示范基地,还与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制定阳光玫瑰、夏黑等嘉兴几个主打产品生产标准。全市力争再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各产业农合联成员间逐步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争取实现品种布局、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生产标准等方面的统一,全面提升嘉兴农产品品质。

  成为农业发展品牌化的引擎,我市各产业农合联纷纷把品牌农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市葡萄产业农合联申请“嘉兴葡萄”地理标志集体品牌、海宁南方梨产业农合联申请“海昌蜜梨”集体品牌。去年,“海昌蜜梨”首次打入上海市场,还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设立直销点。目前,客户群已扩展到苏浙沪闽等,去年,帮助会员销售鲜梨1500多吨,产值650多万元,为农增收将近100万元。此外,各产业农合联还依托基地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做优做强特色农业。

  成为助推农业发展高效化的引擎,市葡萄产业农合联95%种植会员发展设施农业,葡萄种植全程精细化管理,葡萄品质有质的飞跃,去年每亩平均净收益达到3万元。各产业农合联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开展农业精细化管理,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农民稳步增收。据了解,海宁南方梨产业农合联投资建设10个保鲜冷库和3条蜜梨分级分拣生产线,解决丰收季节集中上市、梨价大起大落问题。

  成为推进农业主体多元化的引擎,市产业农合联采取“产业+农合联+公司”发展模式,力争构建全国首批“合作制+公司制”产业农合联体系,进一步创新丰富“新仓经验”。目前,市稻米产业农合联、海盐县蔬菜产业农合联、海宁市南方梨产业农合联都已形成“产业+农合联+公司”发展模式。

  成为促进农业服务专业化的引擎,秀洲区葡萄产业农合联组建技术服务队、品牌服务队和营销服务队,其中技术服务队又分为修剪组、肥药组、采摘组、分拣组等6个小组,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据悉,市各产业农合联都把为会员提供集成专业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责,目前,服务涉及“专用农资服务、生产技术服务、生产作业服务、产品加工服务、产业信息服务、产业标准服务、质量安全服务、公共品牌服务、技能培训服务”九大领域,并向专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成为合作经济运作立体化的引擎,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始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但长期以来,较注重内部横向合作,外部纵向合作不够,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符。各产业农合联成立以后,着重在外部纵向合作上下功夫,目前,市葡萄产业农合联59名会员中,除生产环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外,还有农业龙头企业5家、涉农企事业单位8家,嘉兴水果市场批发部5户,通过联合合作,使农业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复合化的引擎,在产业内部构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合作体系是产业农合联创新工作之一,经过近两年探索和创新,合作领域更加多样,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态势,记者了解到,海盐县蔬菜产业农合联为会员办理IC卡“一卡通”,发展“订单”农业;桐乡市粮油产业农合联为会员统一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把服务延伸到农业产后环节;嘉善县水产产业农合联为会员提供担保服务,贷款担保52笔,共计1100万元,等等。这些创新的举措将成为引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复合化发展的强大支撑。

标签:产业;会员;品牌;主导产业;服务;现代农业;嘉兴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