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从散养到规模养、生态养,再到新型畜牧体系建设,养殖业不再是“重污区”
“五水共治”倒逼平阳畜牧业转型
2016-02-02 09:18:18 来源: 温州日报 作者: 王余余

  “五水共治”,是治环境、促转型、惠民生的重大决策工程,也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为此,平阳结合当地畜禽养殖与污染治理现状,以治污先行,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治水的重要内容,而这,也是畜牧业在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双重倒逼下的必然选择。

  平阳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因此平阳畜牧业的发展也最先面临种种挑战。从散养到规模养、生态养,再到新型畜牧体系建设,平阳畜牧业在“五水共治”的助推下,实现了转型升级。

  多年治理难题

  仅用10个月破解

  “开展养殖污染整治,不是不要畜禽养殖,而是在治水的过程中倒逼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今后,养殖业决不能再成为农业面源污染中的‘重污区’!”

  多年来,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今年初,“生态治理”、“科技治理”等新兴养殖模式出现并得到了推广,人们对原有的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提升,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仅仅10个月,全县实施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场已达50多家,还有30家养殖场正在改造提升中。“此前,鳌江镇梅溪养猪户有300多家,现在经过整治,散戸已基本拆迁,保留下来的养殖场都采取发酵栏模式,目前正在县畜牧兽医局指导下积极改造。”

  此外,在平阳县政府和引供水公司141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目前,平阳已完成关停、拆除547家,争取市专项资金465万元,完成改造提升86家,各镇(乡)已基本完成生猪养殖整治任务;建成奶牛农牧结合示范点2个,生猪省级示范点1家,标准化水禽场4家,推动建设零排放高床生物发酵模式养殖场3家。

  同时,平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国家发改委生猪项目4个,省温台丽生猪项目4个和山区海岛项目1个,市主导产业项目1个,山区经济项目5个,完成生态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4个。

  新型养殖技术

  少了污染多了利润

  都说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对此,平阳县畜牧兽医局技术负责人深有体会。“现在养殖场将猪粪水经过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除了产生沼气外,剩下的会变成沼液和沼渣,用来做肥料正合适。如此一来,肥料发酵得更加充分,含有更多的有机元素和营养成分。”

  在平阳,这种做法屡见不鲜。“我们已经在全县多户养殖户家里建起了沼气池,这些农户家里的农作物就能‘吃’上这种有营养的‘液态肥料’了。”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中,平阳县注重转变控污方式,变废为宝,以“两分离三配套”技术为重点,即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配套粪便、沼气、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解决污水问题,以实现良性发展。

  坐落于鳌江镇务垟社区的平阳县先通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已成形的规模化养殖小区。2014年,该合作社推行粪便干湿分离,将无法就近利用的干粪堆积发酵、打包出售、直接获利;污水经厌氧发酵后,通过配套建设的储液池、输送管网进入蔬菜大棚、果园、鱼塘等进行充分利用。“企业要长久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通过养殖模式的改造,变废为宝,在为公司增加利润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先通说。

  在萧江镇高阳村,霞山牧业养殖场进行“科技治理”,引进推广“隔离式改良型发酵床”养殖技术,从根源上治理畜禽排泄物。据公司负责人陈桂松介绍,该技术用漏缝地板盖在发酵床上,猪的排泄物掉在发酵床上,利用高温蒸发原理,无需冲水,可大大减少污水量,减轻猪粪味和病菌污染,最终产生优良的有机肥,在市面上每吨可售卖500元至600元。“就连发酵床所需的水,都是来自动物的尿液,这真正实现了排出去的是污染,灌进来的是肥料。”陈桂松笑着告诉记者,“高床隔离式发酵栏的最大好处,就是没有臭味,之前市畜牧兽医局领导来视察猪场时,怀疑自己是不是鼻子有问题,猪场竟然无臭味!”

  目前,平阳三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霞山牧业分公司,分别在萧江镇兴民村和高阳村采用该模式新建养殖场。项目建成后,不但能彻底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还将大力带动全县养殖场改造提升和产业升级步伐。眼下,该县还有2家待建养殖场已申报采用该模式进行建设。

  形成合力

  构建立体监督机制

  2015年5月,山门镇养殖污染事件曝光后,平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协领导指挥、跟踪督促;7月,县委书记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的情况下,直赴山门镇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10月,县政府落实配套专项资金1200万元,强势推进整治工作。

  不仅如此,在县政协的牵头下,环保部门负责对须整治或拆除的养殖场下发限期整改或拆除通知书,农业(畜牧)部门负责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与标准栏舍建设指导工作,镇乡配合部门对违反禁、限养区规定又不限期开展整治的养殖场进行拆除……

  2015年,平阳各部门和镇乡逐渐形成合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监督机制,使畜禽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纳入“五水共治”重点内容后,平阳制定出台多项政策,一方面力求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积极探索促进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办法。为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和规范畜牧业发展,2014年,平阳颁布实施了《平阳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对全县禁养区“低、小、散”养殖户进行拆除或关停。同时,平阳新建一批生态化养殖场(小区),供部分拆除的“低、小、散”户入园,开展规模化生态养殖。

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