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浙江环保小卫士”韩国环保交流行②
填埋场变宝地颠覆认知 环保小卫士亲历首尔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2016-02-16 10:41:39 来源: 原创 作者: 单世高

  编者按:2015年3月,在浙江,以绿色学校创建校外环境教育辅导分享平台为切入点,“浙江环保小卫士”俱乐部依托浙江在线平台宣告诞生,“浙江环保小卫士”以一股新生的环保民间力量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

  他们热爱环境科学、践行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理念,同时也在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环境知识储备。寒假期间,15名“浙小保”作为浙江环保小卫士的形象大使出访韩国,“采它山之石以攻玉”,学习了解韩国先进的环境教育理念以及环境保护的经验。

  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2月16日讯(记者 单世高)伴随着“垃圾围城”持续上演,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成为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2014年有媒体就曝出杭州的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只能再用5年。

  首尔是韩国最大的城市,多年前,也曾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局。随着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和大力推行减少垃圾排放的措施,首尔已经走出一条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道路,并在特大城市如何解决垃圾问题方面,一举成为世界公认的样板。

  环保小卫士“跟着垃圾去旅行”的一天

  在出访韩国期间,环保小卫士亲历韩国两大垃圾填埋场变革之路,学习了解首尔如何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垃圾山变公园 看首尔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踏着木板阶,一步一步往上爬,对于充满活力的环保小卫士而言,毫不费力,在了解到他们正踩在垃圾山上,带着点半信半疑,小卫士们爬得更起劲了,由于这里被称作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因此取名叫“天空公园”。

  兰芝岛“天空公园”

  天空公园位于首尔上岩洞,上世纪70-90年代,这里曾是首尔最贫瘠的地方,一度是首尔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原本地势低洼,曾种植过花生和玉米,集中了近9200吨的生活垃圾,形成了一座规模相当于埃及金字塔33倍的"垃圾山"。

  和环保小卫士讲起与“天空公园”的故事,还与那一年中国足球踢进世界杯有关。1994年,首尔市政府决定将世界杯足球赛的场馆建在上岩洞,同时对垃圾场进行生态改造。首尔政府希望通过设计,将一个贫瘠,遗忘的地区改建成为一个可以创造经济奇迹的地方,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站在天空公园上,俯瞰韩亚世界杯主场馆

  “真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首尔的垃圾填埋场,它改造得太成功了,杭州的天子岭公园以后可以借鉴它的模式,进行生态改造,实现物尽其用。”站在公园最高处,环保小卫士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慨叹人类智慧和科技进步的力量。

  填埋场变宝地 看首都圈垃圾填埋场如何实现垃圾能源化

  参观完兰芝岛“天空公园”,环保小卫士来到目前正在投入使用的首都圈垃圾填满场。据悉,韩国首都圈垃圾填埋场是韩国目前最大的填埋场,其承担着首都圈58个地区、2400万人口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处理任务,被誉为垃圾集中填埋成功典范。

  据了解,韩国首都圈垃圾填埋场从1989年开始填海,1992年正式运营,目前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为1979万平方米,约有2800个足球场大小,占整个韩国垃圾填埋面积的68%,垃圾处理能力为22800万吨,日处理量1.8万吨。

  此次环保小卫士参观学习的主要是第一填埋场、废水处理厂、第二填满场、玻璃温室等,截至2013年,投入使用20年的第一填埋场,对首都圈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的处理任务已经完成。

  首都圈垃圾填埋场的废水处理

  坐在车上,看着车窗外不时出现的橄榄树,远处喷洒着绿色的液体,周边海里的海鸥也被吸引过来觅食,这引起了小卫士们的好奇:“这些橄榄树是真的吗?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啊?喷洒绿色的液体又有什么作用呢?海鸥不是在海里的吗?怎么会喜欢垃圾填埋场呢?”

  一系列的问题把讲解员给问乐了:“这些橄榄树是用来发电的,把它们做成橄榄树状主要是为了美观。远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填埋操作,而喷洒绿色的液体主要是为了消除异味。在首都圈垃圾填满场看到海鸥非常多,主要这里靠近海边,有一些海鲜类的垃圾容易吸引海鸥前来觅食。”

  首都圈垃圾填埋场,有些柱子还未做上“橄榄叶”

  从讲解员的口中,小卫士们知道这些垃圾不仅仅是用来填埋的,他们还有其他的作用。而垃圾能源化是韩国首都圈垃圾填埋场突出的特色,也是其低碳绿色发展的集中表现,首都圈垃圾填埋场已成为韩国七大能源基地之一。

  据了解,利用垃圾,首都圈垃圾填满场能够实现沼气发电、甲烷发电以及固体垃圾燃料化和气体化。与此同时,首都圈垃圾填埋场通过填埋气体资源化CDM项目(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行排放权交易,第一次就获得4000万韩元收益。在垃圾填埋场,填埋公社还营造了生物循环林和油菜生产基地,每年将388万吨生物质能源化。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难题,首尔模式值得探究借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尊重,源于一个巧妙的设计,源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跟着垃圾去旅行”,环保小卫士在垃圾填埋场的一天,让你忘记今天在填满场,没有异味,有的是惊奇,垃圾也能变成公园,也能实现能源化。

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