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退休老人治水成“教授” 大学生当河长“助理”
海曙老少志愿者携手乐当“民间河长”
2016-11-16 07:25:31来源:宁波日报作者:陈朝霞 张 立

  前不久,海曙区白云庄社区中信白云小区内的一段坍塌河坎得到整修,看着焕然一新的河坎,社区书记吴晓春松了一口气:“多亏了我们的巡河志愿者发现了这里的隐患。”原来,几位社区巡河志愿者在早先的一次日常巡河中,发现了这段长近50米的坍塌松动河坎并上报社区,多部门火速处置,河坎得以修葺一新,未造成任何安全事故。

  大学生志愿者劝导钓鱼者

  这是海曙区众多志愿者参与治水的一个鲜活案例。从巡河、打捞垃圾,到查找隐患、污染源,再到为治水献言献策,在海曙,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护水大军,成为“五水共治”的生力军。

  因为热心参与治水工作,治水学识渊博,今年77岁的汪成裕被居民习惯叫成“汪教授”。汪老先生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一直很关心身边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每天,他会沿着社区周围的庙前河走一圈,看到河面有垃圾或有污染就拍照存档。“经常劝导垂钓者不要在河边钓鱼,说得多了还真管用,如今沿河钓鱼现象少了许多。”汪成裕说。

  参与治水这几年里,最让“汪教授”有成就感的是去年发现并解决了两起排污事件。“有一天下雨,我照旧去巡河,发现河岸边有两个出水口源源不断地排出浑浊的污水,还伴有一股臭味。”汪成裕当即就察觉这不是普通的排水,他迅速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情况。事后查证,从两个出水口流出都是化粪池里溢出的粪便。“政府部门行动也快,没过几天就封堵住了两个出水口,截断污水源头。”

  大学生志愿者在河道边清理垃圾

  安丰社区党委书记陈赛花是掌管社区治水的基层河长,从去年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安丰社区作为实践基地,主打“治水”志愿服务,有了这些大学生“助手”,陈赛花的治水工作如虎添翼。

  “每周三和周末学生们来到社区,领取各自的工作,有巡河、捡垃圾、上门宣传等等。”陈赛花说,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高,常常过了实践时间,大家还意犹未尽,“加班加点”那是常事。

  正在读大三的赵瑾是社区实践出勤率最高的纪录保持者,她告诉记者,每次社区参与治水社会实践的名额都会被“秒杀”,而到了社区,大家也都施展拳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赵瑾认为这样接地气的实践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契机,“有些学生把实践活动作为提高自己学科知识的实验室,很多相关知识在巡河中可以用得上。”

  “得益于这帮活力十足的大学生,社区也成立了一个青春护水志愿者团队,吸纳高校青年志愿者和社区的青年党员一同加入护水队伍,既能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也可以发挥一技之长助力治水,并引导社区居民关注生态文明,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陈赛花说。

  有了众多志愿者的热心参与,海曙区的民间护水力量正在不断壮大。据海曙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曙区共组建民间志愿护水队70余支,区治水办培训治水员、社会监督员1300多人次,受理群众咨询近万人次。

 
 
编辑:仲瑶卿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