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记者探寻进行时

诸暨:寻绿色蜕变转型之路 画三年治水点睛之笔

回访三年治水承诺 寻找“五水共治”蝶变样板——诸暨篇

发布时间:2016-12-29 15:16:27 来源: 浙江在线 陈秋杰

  编者按:作为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率先感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发展压力。2013年,浙江主动调整进入新常态,打出了一套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

  全省各地纷纷响应,绘制“治水”蓝图,定下治理目标。从2014年年初起,全省11地市90个县(市、区)连续半年时间,在浙江日报上以“五水共治百城擂台”为题,刊发各地“五水共治”作战指挥图和治水承诺书。如今,近三年时间过去了,当年的承诺有没有从“纸上”落到“地上”?

  即日起由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App、浙江手机报组成的新闻报道组将前往各地回访三年治水承诺,汇集各地治水经验,寻找因“五水共治”而发生美丽蝶变的浙江样板。

  浙江在线绍兴12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陈秋杰 编辑孙璐)会稽东立,龙门西耸,浦阳江纵贯南北,古有佳人西施浣纱,在水一方,今有浦阳江最美生态流域,风景宜人,古都诸暨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与“水”相伴。

  俯视三江口水清岸绿如画一般(郭斌 摄)

  作为工业大市,中国袜业之都、珍珠之都,诸暨在“五水共治”前也曾是水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之一,黑臭河和垃圾河数量多,V类及劣V类水体比例高。

  三年治水,治转结合。“五水共治”不仅成为了诸暨环境的“净化剂”,更成为了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河道变“赛道”

  浦阳江治理展现“诸暨速度”

  翻开诸暨三年前的治水承诺,其首要目标中就提出“要将浦阳江诸暨段打造成为‘最干净、最美丽、最生态、最现代’的景观流域。”围绕浦阳江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诸暨将河道变成了“赛道”,一场治水马拉松就此展开。

  河道水质污染,问题在岸上,根源还是在产业。

  诸暨率先在岸上发力,开展涉水行业整治。记者从诸暨市治水办获悉,三年来全市共关停电镀、印染、铸铜等企业47家,全部实现企业集中入园集聚发展;同时开展纺织行业六大专项整治,关停“低小散”袜业作坊5574家,淘汰燃煤锅炉1964只、落后设备6000余台;重点整治的2406家涉水工业企业全部实现雨污分流。此外,针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业,诸暨整治规模养殖场1945家,关停“低小散”养殖场1200家,创建5家省级美丽生态牧场。

 浦阳江东江君城生态化改造建起的游步道(郭斌 摄)

  在此基础上,诸暨还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水陆空”三栖生态环境监管系统:497个农村水质断面、27个镇街交界水质断面、16个市控水质断面全部在线监控;72家重点监管企业实施污水排放口规范化整治,雨水排放口均安装在线监控设施;重点废气工业企业在线监控及检测设施全覆盖,实现24小时烟气实时监测。这张立体的智慧监控网,为诸暨的生态环境筑起了最坚实的屏障。

  浦阳江东江君城生态化改造建起的游步道和亲水广场(郭斌 摄)

  如今的浦阳江流域诸暨段,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亲水领域。

  记者获悉,2014年2月至今,浦阳江诸暨段出境水质持续保持在Ⅲ类水及以上,较整治前提高25个百分点(持续优于入境水质),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还建成了50公里的休闲健身亲水绿道。行走在江畔,一个个亲水平台和公园点缀其中,均由绿道串联起来,成为了市民游客休憩、健身的第一选择。

  通过治水带来的生态红利也渐渐发酵,成为了诸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三年来,诸暨淘汰落后产能,探索供给侧小镇经济新模式,大力推进袜艺、珍珠、环保、智造、香榧、高铁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旅游业收入呈两位数增长,走出了一条治水与转型的双赢之路。

  拭亮珍珠光彩

  山下湖镇的治水转型“点睛之笔”

  山下湖镇,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交易基地,拥有着全国最大的珍珠专业市场和全国唯一的省级珍珠产业园区,被称为“中国珍珠之都”。

  然而,珍珠这一美丽产业却由于其传统的养殖模式带来的水体污染在“五水共治”中被下达了“逐客令”。

  作为发展了几十年的支柱性产业,完全退出养殖怎么可能呢?在“五水共治”的严格标准下,治水倒逼转型,珍珠这一传统产业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绿色蜕变之路。

  谈及过去传统珍珠养殖带来的污染,山下湖镇的副镇长祝新军首先想到的就是剖蚌,他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山下湖镇有大大小小七八个剖蚌场,污水基本不怎么处理,排放出去既污染水质又污染空气,周边老百姓怨声载道。剖蚌的时节你来我们这儿,剖蚌场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2013年,我们投入500余万元,将原有分散的剖蚌场进行集中整合,将集中剖蚌场设立在远离居民区的污水处理厂旁,剖蚌所产生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明年,我们的蚌壳集中加工区也将建成投用,如此一来减少了蚌壳加工对水资源污染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珍珠产品的附加值。”

  而对于养殖过程中的生态化转变,山下湖镇的珍珠养殖户们告诉记者,其中可是大有文章。养殖户老陈介绍说,他们现在采用生态养殖法,不再往池里投鸡粪、鸭粪了,改喂菜饼米糠。“过去那水真得是很黑很臭的,现在都是清水养殖,每个养蚌塘都要拿出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水面种莲藕,净化尾水。你看这水清的,都可以用来洗脸啦。”

  记者了解到,通过整治,近三年来山下湖镇的珍珠养殖面积从12000多亩缩减到目前的4800亩,且全部转为生态养殖。

  在养殖面积锐减的情况下,传统的养殖方式并不能提高珍珠的品质,如何转变养殖方式完成治水转型的绿色蜕变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新挑战。

  清水养殖的养蚌塘碧波荡漾成为了山下湖镇的一道风景

  养殖户郭伟锋研究出一种清水养殖新技术,食物通过管道自动化喂养,直接送入蚌体内,不与水体接触,不污染水质,目前这套技术已申请了国家专利。通过这样的“一蚌一珠”的养殖模式,养殖密度大大提高,珠宝级品质的珍珠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三十,收入相较从前翻了七倍。品质的提升让裸珠价格上涨了30%。再加上珍珠饰品和珍珠粉、面膜等深加工产品,全镇珍珠产业的总产值不降反升,今年前三季度就完成了珍珠交易额近80亿元。

  未来的山下湖镇还将借助现有资源打造珍珠特色小镇

  珍珠养殖的绿色蜕变让山下湖镇收获了风景和人气。依托小镇的珍珠文化、农耕文化和时尚文化,山下湖镇下一步将打造“珍珠特色小镇”,发展生态休闲游。未来,人们不仅可以来到镇上的天使之泪珍珠博物馆、珍珠小镇客厅等地,了解珍珠这一美丽产业的“前世今生”,还可以领略山下湖镇的山水风光,感受青山绿水催生的美丽乡村的魅力。

  三年,180亿元, 202个治水项目,省水利“大禹杯”金奖,省首个县级国家节水型城市,省“五水共治”“大禹鼎”——这是诸暨“五水共治”交出的答卷。这一个个数据和奖项的展现的不仅仅是诸暨治水的成果,更是诸暨治水的智慧。

  借力“五水共治”促进全面转型,诸暨找到了环境、经济和口碑的共赢路。

标签:转型 诸暨 治水编辑:仲瑶卿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