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探寻进行时

流淌千年 膏润万顷 松阳松阴溪成就“人水和谐”典范

2017浙江“最美家乡河”推选活动系列报道(15)——松阴溪

发布时间:2017-11-06 18:04:0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季建荣

  编者按: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古往今来,这里的人们不断探寻着治水之道。2013年,率先进入新常态的浙江主动调整,打出了一套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并创新推出“河长制”,形成强大的五级联动体系。

  防洪水,排涝水,构建安全堤坝;清淤泥,整河道,治出水清岸绿。而今,环顾浙江大地,江河容颜蝶变,河川日新月异,全省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安全、生态、美丽、富民”的“美丽河流”,优环境、促转型、惠民生等成效正不断显现。

  为挖掘各地治水样板、展示治水成果,发扬浙江治水铁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实干精神,浙江省水利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水韵江南两美浙江”——2017浙江省“最美家乡河”推选活动,目前20条候选河道名单已经出炉。10月起由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组成的“最美家乡河”探访小组将前往各地走访考察各候选河道,感受河道文化内涵、倾听生动治水故事、挖掘治水典型经验。

   松阴溪水天一色  

  浙江在线松阳11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季建荣)明、清年代建成的堰坝依旧溪中静卧,历久弥新;上世纪70年代10万民工齐心筑堤、力保“处州粮仓”稳固的壮举至今传为美谈;1999年城市防洪建设力保百姓安全、2012年中小流域治理提升行洪排涝能力、2013年创建松阴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4年起,治水提升松阴溪整体颜值……

  以时间为节点,在松谷大地上,人与水的故事亘古绵长:一溪松阴水,流淌千余年,为“处州粮仓”输入源源不断的“营养”;一溪松阴水,绵延百公里,记录松谷平原蓬勃发展;一溪松阴水,承载古与今,成就松阳“最后的江南秘境”美誉。

  “家乡河‘美’的精髓就在于此,人与水良性互动,水与城密切联系。”说起松阴溪“美”的所在,松阳县水利局副局长曾建伟有着自己的理解。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北宋·沈晦)

  松洲文化底蕴深厚 积淀千余年

  作为松阳县的母亲河,松阴溪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松阳人民。基于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水运、渔业等需要,松阴溪水利工程建设由来已久。松阴溪水利工程景观不仅具有规模美感,还具有环境品质的魅力。区域内堰坝、桥梁、防洪堤坝等建筑风格各异、景观壮美。

  据统计,松阴溪松古平原河段从明清以来建有观口堰、金梁堰、梁下堰、午羊堰、青龙堰、白龙堰等大大小小景观、灌溉堰坝30余座,其中梁下堰、午羊堰、青龙堰、白龙堰是松阳历史名堰,建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松阴溪水利工程的历史见证。

  在松阴溪畔,各色古村落保留完整,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等凝聚了松阳1800年的文明史。作为传统的农业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古老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情,使松阴溪文化资源禀赋极高。尤以延庆寺塔、秀峰寺、青云塔、松阳高腔等文化景观为代表。松阳地方民俗风情浓郁,耕读文化、风水文化、商贾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宗教文化、高腔文化、祭祀文化、端午茶文化等传统民俗文化传承良好。

  松阴溪·力溪湖

  自然生态丰富多样 传承一代代

  水绕石而下,石因水而泽。在松阳县城河段,长年累月水流冲刷形成的河滩,经过简单雕琢、修饰,形成3.7公顷的生态滩,如今已成为城区居民休闲、健身去处的不二之选。

  曾建伟介绍,生态滩的设计完全遵循生态、低碳的理念,强调宜人的生态环境和轻松的休闲空间,在提供给游人丰富的景观体验同时,也保留了悠远的乡土记忆和人文情怀。

  放眼松阴溪两岸,水塘、圩区遍布,生态环境良好,流域内湿地资源丰富,其中规模较大的如大路潭湿地,面积约0.1平方千米,是松古平原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发挥着“地球之肾”的净化功能。沿线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林草覆盖率高,动植物景观资源较为丰富。

  截至目前,松阴溪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以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状态良好,各种生物群形成一个和谐有机的生物景观体系。

  水上国宝:中华秋沙鸭

  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诸多“贵宾”驻足。素有“禽类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白鹤等保护鸟类在此筑巢休憩。其中,中华秋沙鸭更属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有“水上国宝”之称。

  产业布局以水为脉 生态、经济并进

  如今的松阴溪,清水漾漾、人影绰绰,松古平原稻浪滚滚、茶桑翠翠。大木山茶园内丘陵连绵,景色宜人;延庆寺塔幽幽散发着久远的历史之音。随着“田园松阳、茶园松阴”的美誉被更多人所熟知,每逢节假日,松阴溪畔的独山景区、鹰嘴潭景区、京梁堰、午羊堰等景点游人如织的画面已屡见不鲜。

  为进一步完善松阴溪沿岸产业布局,将水生态、古建筑、古村落民俗文化等串联成景,依托松阴溪优美滨水风貌、深厚治水文化和独特地理优势,松阳县已经建成60余公里滨水绿道,同时正在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慢行道、驿站、标识系统、景观节点等提升建设。

  松阴溪畔山地自行车竞速赛

  “以松阴溪为纽带,结合沿岸景点、村落,构建自行车、电瓶车、水上巴士等多元立体生态交通网络,松阳县将打造辐射全县的生态文化旅游网。同时以松阴溪滨水绿道为纽带,在河流沿线以村落、民宿、景观为依托设置驿站,形成开放的驿站体系,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增加区域联通性,推动全域化、生态化、民生化的生态文化长廊建设。”松阳县副县长黄德慧说道。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循着田园诗人王维的诗句,踏着松阴溪绿道,看青山绵绵,听水声潺潺,品人文古韵,好不自在!

标签:松阳 治水编辑:孙璐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