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建筑垃圾“变宝”亟待“快跑”
2018-05-10 14:19:09来源:河南日报记者 谭勇 通讯员 张铮 邢如飞

  “到2020年,全省要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超过70%,县级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超过5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墙改处处长常庆生

  城市建设拆迁中,建筑垃圾比较常见,但你见过建筑垃圾如何变废为宝吗?

  如今,在许昌市,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450多万吨,资源化再利用率达95%以上,建筑垃圾真成了“宝贝疙瘩”。但就全省来讲,各地建筑垃圾资源化进展不一,尤其是有些地区亟须加快步伐。

  “许昌模式”破解建筑垃圾“围城”之困

  4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许昌市城西的金科再生建材生产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多米高、方圆近100米,如小山一般的建筑垃圾堆。在旁边,有一个长20多米、高4米的天蓝色“庞然大物”——履带可移动破碎筛分机。

  按一下按钮,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它伸出六条长长的“手臂”,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吃”进肚子里。两三分钟后,随着传输带转动,不同规格的六种颗粒分别从六个出口处“变”了出来。

  “混”在建筑垃圾中的钢筋、铁块,在强电磁力的作用下被“吸”进吸盘,顺着一个小管道从另一侧的出口“吐”出来。整个工艺流程只需要一个操作工人就能完成,每小时粉碎建筑垃圾500吨。这些被机器“吞吃”而“粉身碎骨”的颗粒,成了筑路、砌墙、制砖的原材料。这是建筑垃圾变再生资源的第一步。

  粉碎成颗粒的建筑垃圾,被统一运至生产车间。20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只有七八名工人在作业。工人们按一下操作按钮,一块块模样端正的地砖就出现在眼前。

  仔细统计一下,粉碎成颗粒的建筑垃圾“变”出来的产品竟有100多个品种。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每年公司的生产线可“吃掉”建筑垃圾30余万吨,生产环保标砖近3亿块。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既不需要烧煤、加温,也不产生污水与烟雾。

  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35家,2017年全省就地回用及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超过6000万吨,资源化率达到50%,初步改变了建筑垃圾随意处置的粗放管理模式。

  各地进展不一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省去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仍有一半没有得到资源化再利用。

  “多年来,部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粗放,处置设施没有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统筹规划。”4月25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墙改处处长常庆生说,加之“邻避效应”(指居民或当地单位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在有的地区迟迟难以落地。

  “建筑垃圾项目投资密度小,经济效益差。”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发现,部分城市领导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重视不够,主观上不积极不主动、监管不力也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要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超过70%,县级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超过50%。”常庆生说,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我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后进地区”需要加快步伐。

责任编辑:仲瑶卿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