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新昌:碧水蓝天绿满城 美丽山城入画来

发布时间:2019-07-04 16:04:2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陈秋杰 通讯员 朱智翔 俞帅锋

  编者按:近日,生态环境部同意浙江生态省建设试点通过验收。为全面展现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成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特推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专栏,深入展示浙江省1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经验。

  浙江在线7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秋杰 通讯员 朱智翔 俞帅锋)盛夏,浙东新昌,山水与田园间此时郁郁葱葱,四处洋溢着生机。与之映衬的,还有触目可及的蓝天白云,漫山遍野的墨绿,潺潺流动的清水,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田园山水画卷,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从2007年前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到2016年成为绍兴首个国家生态县,再到2017年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8年居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九。近年来,绍兴市新昌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遍地花“香”。

  推进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新昌江,新昌的“母亲河”。站在新昌江的七星大桥上,俯望浩浩荡荡的新昌江,清澈的江面上空气清新,白鹭不时从江面飞过,一派勃勃生机。

  然而在10多年前,新昌江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景象。因为河水又黑又臭,水质达到劣五类水,新昌江被人们称作“敬而远之的母亲河”,甚至有人戏谑地称其为“黑龙江”。

  2005年开始,新昌对新昌江流域环境污染展开整治,并启用新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对沿岸污染企业通过转、迁、并等手段,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关停40多家小的医药化工企业,到2007年,随着新昌摘掉了“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的“黑帽子”,新昌江的水也越来越清。

  “现在的新昌江水质基本达到二类水标准,非常清澈,常作为游泳比赛的场地来使用。”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新昌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县城里的大江大河清澈了,而且流经乡村的小溪小渠也越来越干净。

  在新昌县镜岭镇楼基村,记者看到村口的双溪江,水清岸美,一旁散步闲坐的村民络绎不绝。溪边村舍屋宅林立,双溪江如何能做到碧波粼粼,村民每天的生活废水不排到溪里,又是往哪排?答案就是截污纳管、集中收集处理。

  据了解,楼基村投入100万元,建设5000多米管网,把村民家里的污水都汇聚到输送到污水处理池进行集中处理。通过隔油池、厌氧池、曝气池、沉淀池、过滤池等多道工序处理的污水,不仅达标排放,而且还可用来灌溉农田。

  大河清清小河净,只是新昌环境整治带来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一个侧面。近年来,新昌全面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整治,持续开展综合治理,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座和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设施)10座,做到16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比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五个100%。

  随之而来,新昌出境断面水质连年考核优秀,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市最优,森林覆盖率常年在65%以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79.2,连续多年为优。

  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新昌江畔,京新药业研发基地。与一排排灰白基调的厂房相比,橙色外墙的202车间格外惹眼。

  这是京新药业建成的第一个成品药车间,标志着公司从高污染、高消耗的原料药生产,向高效益、“零污染”的成品药生产转型。基地工作人员说:“在成品药车间,除了清洗设备时偶尔产生少量废水,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污水和废气。”

  从原料药到成品药,两字之差,对新昌来说却意义深远。

  曾经,原料药医化产业在新昌工业中最高占比达到60%,在给当地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空气和水环境污染。

利用废弃石矿打造而成的双林石窟、般若谷.jpg

利用废弃石矿打造而成的双林石窟、般若谷

  痛定思痛,从2003年开始,新昌确定“与人协调、与环境协调”的新发展思路,制定实施《新昌江流域环境污染整治方案》,在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医药化工企业的同时,治理范围扩大到电镀、印染、机械、轴承等众多产业,并制定苛刻的企业入驻标准,拒绝多个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地。

  收紧生态约束后,新昌的发展步伐不仅没被拖慢,反而加速了一批优质实体企业崛起,产业结构走向优化升级。

  2007年6月底,浙江恒鹰动力收购美国ACT公司,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叶片项目在新昌开工。此前,新昌已经集聚了日发航空、万丰航空等一批航空装备制造企业。航空产业异军突起,这是近年来新昌“产业高端化”的一张剪影。

  现在,新昌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80%以上。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超3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从2012年的三层多增长到现在的近一半。

  类似这样的重环保、促转型、高端化的企业比比皆是。2018年,新昌新增“万元亩产”面积12470亩、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2.42万元/吨标准煤、单位排污工业增加值968.89万元/吨,新产品产值率51.1%。新昌发展方式正由要素驱动全面转向创新驱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越来越强。

  一直以制造业唱主角的新昌经济,也在绿水青山中,展开了新的产业画卷。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业态不断升级。十九峰跑马场、韩妃江·安岚度假酒店等高端旅游项目相继落地。10多年来,全县旅游总收入增长超5倍。

  此外,农业特色化也日益显现。良好的生态让新昌的12万亩茶园焕发活力,大佛龙井品牌价值达到34.9亿元,茶叶产业年收入23亿元。目前,新昌县18万人从事茶叶产业,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持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生态制度

  聚沙成塔,汇涓成溪。新昌县沙溪镇地处新昌东部,境内沙溪江、真诏江、雪溪江三江环绕,又在钦寸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治水、护水成了沙溪人的头等大事。

钦寸水库—浙东引水与水资源配置及曹娥江防洪治理的重要工程.jpg

钦寸水库—浙东引水与水资源配置及曹娥江防洪治理的重要工程

  开拓创新,订制度、建机制,则是沙溪治水、护水的一把利器。沙溪把水质监管作为治水工作保持长效的保证,将群众监督看作工作的清醒剂和动力。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配套实施“河道认养制”“河道警长制”等一系列制度,对每一条小河、小溪、小池塘、小水沟、小渠道等小微水体,都按照要求设立河湖长,规定镇级河湖长每周巡查河道一次、村级河湖长每周巡查两次。

  2017年开始,沙溪镇又制订出台了《“三治一提升”长效考核办法》,即通过对治脏、治乱、治臭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常态化考核,提高各村环境整治经费保障,并在开展“治水督查竞赛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沙溪红”主题党日活动,在每月5日组织“全民清洁日”,积极营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护水行动的氛围。

  在制度的驱动下,沙溪打出了科学化设计、专业化施工、一体化监督、长效化管理的治水、护水组合拳,先后被授予省“治水美镇·浙江样本”、市“清水河道示范乡镇”等多项荣誉。

  “目前,我镇水质平均指标始终保持Ⅰ类水标准,在新昌乃至绍兴名列前茅。”沙溪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沙溪用制度创新驱动治水护水,只是新昌不断完善生态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新昌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创新出台《新昌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明确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违背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轮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出台《新昌县生态补偿资金转移支付试行办法》,对16个乡镇(街道)进行了生态绩效评价考核,2018年分配资金总额1000万元;成立公安局驻环保局工作联络室、检察院驻环保局的检察官办公室和环境执法与司法协调联动办公室,形成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城美民富业兴,绘就“美好生活”画卷

  新昌水清了、景美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赶来、留下……

  几年前,长年在外打工的盛选苗把家重新安在了新昌,如同新昌江上的白鹭一般,离开多年后又归来,“不准备走了。”留下来的盛选苗就职于“万丰奥特”,收入比原来在外企还高,他说不清楚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只是明显感到,环境好了,工作好了,生活好了。

  和盛选苗一样,镜岭镇安山村小店主丁永峰也深深地感受到现在不仅环境更优美,生活也更好了。

浙江省最美赏花胜地、花海氧吧——小将镇乌泥岗.jpg

浙江最美赏花胜地、花海氧吧——小将镇乌泥岗

  “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卖掉茶叶,每斤还要比茶叶市场增加50元到100元的收益,村民们既方便又实惠。”近日,丁永峰一边从客户手中接过茶叶款,一边笑着说。

  几年前安山村还是垃圾围村,自从开展治脏、治乱、治臭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三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后,安山实现了大变样。如今沿着青石板路走在村中,可见分类垃圾桶沿路摆放,房前屋后的“茅坑”也被改造为小花池……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来该村走安山古道徒步健身和沿线村庄休闲旅游的游客呈直线式增长。

  安山村,镜岭镇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代表。2018年9月26日,镜岭镇受邀在联合国“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上向全世界展示“千万工程”的“镜岭方案”,分享新昌人的美好生活。

  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新昌人生活幸福指数的增长点,带来人心的凝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10多年来,新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至原来的2倍和3倍以上。不仅片石块砖都成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宝贝,而且土里土气的农村也能搞旅游赚钱。

  “环境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高了。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我的感觉就是幸福。”新昌市民葛大伯感叹道。

标签:生态文明;整治;浙江;国家生态文明;治水;绿水青山;生态省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