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湖州:打造生态样板 争当生态典范

发布时间:2019-07-04 16:04:2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仲瑶卿 通讯员 王炜丽 朱智翔

  编者按:近日,生态环境部同意浙江生态省建设试点通过验收。为全面展现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成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特推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专栏,深入展示浙江省1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经验。

微信图片_20190619090845.jp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在线7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仲瑶卿 通讯员 王炜丽 朱智翔)太湖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绿意盎然,让人不禁心生亲近。

  其实,湖州自古就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生态禀赋:元初文学家戴表元曾作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点赞湖州的清雅宜居。

  将时光镜头拉近。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生态”成为湖州发展前行中当仁不让的第一关键词,“两山”理念徜徉在如画山水间、奔腾在绿色产业里、流动在百姓笑脸上。

  肩扛“两山”大旗,湖州上下正充分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努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进一步拉高标杆、自加压力,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享誉全国的生态样板城市。

  理念引领实践

  仲夏的安吉,白鹭翩跹、鱼翔浅底,西苕溪两岸勤劳的安吉人民在这片绿水青山中生产劳作,构成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今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召开期间,与会国内外嘉宾无不美誉安吉的绿水青山,盛赞安吉的生态文明建设。

  过去的安吉也曾“不和谐”和迷茫过。20世纪80年代,“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安吉作为浙江20个贫困县之一,为摘掉贫困县“帽子”,曾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结果是财政上去,贫困县“帽子”如愿摘掉,但青山被毁,污水横流。为改变这一情况,安吉于2001年启动实施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但发展的压力仍让安吉人犹豫徘徊、裹足不前。

  天荒坪镇余村村就曾是全县闻名的“脱贫致富村”,村集体收入早在2003年左右就达百万元。但挖山开矿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了一幅空中飞沙走石、河里泥浆遍布的“穷山恶水”景象,极大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03年,村两委痛下决心,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但村里的发展却陷入困境:集体经济收入断崖式锐减,几乎半数村民“失业”。出路在哪里?

  正当彷徨之际,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调研,称赞余村人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不仅给余村人指明了方向,也坚定安吉上下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

  十多年来,在“两山”理念引领下,安吉通过守护、转化、共享、坚守“绿水青山”,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实践样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到了一种经济新常态: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也正是如此,安吉先后被评为全国唯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其所在的湖州市也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如今,以安吉为代表的湖州,正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深化生态治理,做强生态经济,创新生态制度,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在这里先行示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在这里形成样板,美丽经济在这里开花结果,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这里实现了共赢。

微信图片_20190619090730.jpg

8·15湖州生态文明日“绿色出行”体验活动

  深化生态治理

  今年3月,湖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幅度和PM2.5浓度下降幅度均排名全省第1名。一季度,两项指标分别排名全省第1名和第2名。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首季告捷,是我市大刀阔斧地治理生态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湖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生态环境是“易碎品”,环境治理最容易反弹。近年来,湖州把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环境治理行动,尤其是高标准打好治水治气治废攻坚战,较好地解决了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为全国唯一因太湖得名的地级市,湖州与水相依相偎。“早在2003年,长兴就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了‘河长制’。”湖州市治水办(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说,“河长制”对改善水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伴随着全省“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湖州在探索长效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河长制”落实,在全国率先实行“四级河长制”,对全域7373条9380公里河道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河道警长制”。
  “河长制”在湖州大地落地生根,治水成效也令人喜悦。湖州连续五年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奖项“大禹鼎”,入太湖水质连续11年保持在Ⅲ类以上。

  全民共建美丽乡村是湖州生态治理的最生动实践之一。2008年,湖州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好愿景终于变成了现实。截至目前,全市九成村庄成为了美丽乡村。

  眼下,湖州正按照全域美丽的高标准高要求,把整个湖州大地作为一个生态产品、生态作品来塑造,努力率先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绿色经济发达、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幸福的大花园,打响全域美丽湖州品牌,推动形成“美丽中国看湖州”。

  做强生态经济

  “经济落后不是生态文明。”湖州市主要领导不止一次强调,生态文明的本质在于既护美绿水青山,又做大金山银山。湖州要加快赶超发展,改变经济处于“第三世界”的格局,生态文明既是重要路径、又有巨大推力。

  在加快“两山”转化之路上,湖州接连发力,2015年起,相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生态+”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进湖州绿色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的实施意见》。

  在绿色产业方面,明确“两山”转化路径,做精生态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路子。先后催生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等一批重大战略汇聚湖州,提升了城市发展能级,增强了湖州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德清棚子里港整治后.jpg

德清棚子里港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气,全域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湖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休闲产业优势,探索形成了“洋式+中式”“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四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由“农家乐”到“乡村游”,到“乡村度假”再到“乡村生活”的乡村旅游之路。

  而另一边,经济生态化的生动故事也在不断上演。十多年来,湖州努力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绿色化,特别是在发展绿色工业方面做足了文章。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先后对纺织、印染、蓄电池等10多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关停小散乱企业3000余家,整治提升1520余家,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9.8%。

  创新生态制度

  今年3月22日,湖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评审会在北京通过评审。“规划为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其他地区‘两山’实践成果提供了科学评价借鉴。”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说。

  2014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志着湖州践行“两山”理念开始进入国家战略层面。“身为示范区,就肩负着向全国推广‘湖州经验’的重任。”湖州市委生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多年来,湖州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立法、标准、体制“三位一体”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推进环境治理,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2015年获得立法权后,湖州第一时间谋划启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颁布实施了《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成为全国首个就示范区建设专门立法的地区。还出台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烟花爆竹禁止销售燃放规定,并且在美丽乡村建设管理、乡村旅游发展、生态河道管理等方面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

  标准是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湖州是目前唯一经国标委批复的全国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已制订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标准57项,包括9 项国家标准,在多个领域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标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完成立项。

5旧工厂变影视城.JPG

旧工厂变影视城

  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原则,湖州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资源总量管理与节约、环境治理与市场体系等方面,建立了一批切实管用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目前,湖州已经编制完成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配套出台考核办法,解决了负债表如何运用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实现成果运用。

  弘扬生态文化

  “文化是最深远、最持久的力量,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能让人们从内心形成自觉。”湖州市委生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这些年来,湖州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培植生态文化,增强文明意识,推广绿色生活,推动全民参与。
  从理念到战略,从规划到政策,政府层面的生态坚守,增强了湖州人民践行“两山”理念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2014年,湖州发布了《湖州市民生态文明公约》,成为市民爱家园、促和谐的行动指南。2015年,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8月15日确定为“湖州生态文明日”,湖州成为全省首个设立“生态文明日”的地级市。至此,8月15日成为了湖州人民的共同节日,共护“湖州绿”成为了全市人民的共同使命。
  生态文明每一天,这些年来,湖州先后组织开展了“生态文明、我们先行”“寻找我们的金山银山”和“生态乡镇巡礼”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居以及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生态细胞创建活动,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参与度不断增强。
  近年来,湖州将生态文明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干部培训和企业培训体系,融入社区规范、村规民约、景区守则,融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15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2017年建立了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两山”讲习所。全市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比例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均达100%。
  “通过持久的努力,把生态的意识和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并将其辐射至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之中,使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各项工作,获得真实而持久的内在动力。”湖州市委生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湖州生态文明,未完待续;湖州赶超发展,逐绿前行。

标签:生态文明;湖州;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安吉;生态;浙江省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