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浦江:春风吹来旧时波 绿水青山又相逢

发布时间:2019-07-08 10:25:4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仲瑶卿 通讯员 朱智翔 朱杰超 黄丽丽

  编者按:近日,生态环境部同意浙江生态省建设试点通过验收。为全面展现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成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特推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专栏,深入展示浙江省1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经验。

图片1_副本.png

翠湖湿地公园

  浙江在线7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仲瑶卿 通讯员 朱智翔 朱杰超 黄丽丽)夏日的浦江县,宁静中透着诗意。壶源江,像一支灵动的笔,描绘出连绵起伏、苍翠欲滴的山峦;浦阳江两岸的生态廊道绿意盎然,一步一景,串起浦江打造田园新城的美丽梦想。

  这幅“蓝天加碧水,全年景不同”全域花园画卷的背后是浦江生态文明建设靓丽的成绩单:全县51条支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全部消灭;美丽乡村遍地开花,428个村口景观遍布城乡,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游人如织;2.2万多家水晶加工户缩量提质为526家水晶企业,实现产业集聚。

  近年来,浦江围绕“全力打造水晶之都、田园新城、诗画浦江”的战略目标,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助推“低小散”行业转型升级,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面貌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独具浦江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浦江样本”。

  告别臭水脏水 迎来绿水青山

  “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这是诗仙李白路过浦江时写下的诗句。回望历史,浦阳江有过芦花拂浪飞的画境,也有过浊水遍地流的教训。

  位于县城西南角的翠湖湿地公园,水清岸美,茂密的芦苇、精致的凉亭和蜿蜒的彩虹桥,宛若一幅绝美画卷。沿着浦阳江畔的生态廊道到翠湖边休闲、晨练是城区市民的最爱。

  谁曾想,多年前这处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死角还像臭水沟一样,让人不敢走近:湖两岸聚集着1400多家低矮的废旧塑料和水晶玻璃加工作坊,加之畜禽养殖场的污水和村民生活污水的直排,这片水域如同“浮满垃圾的牛奶湖”。

湖山骑行 何敏摄.jpg

湖山骑行 何敏 摄

  从臭气熏天的“垃圾湖”“牛奶湖”到风景如画的生态公园,翠湖的转变是我县生态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伴随着特色经济突飞猛进,浦江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一向以水资源丰富著称的浦江,出现了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和25条“黑臭河”,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末尾。

  转变,从2013年开始。浦江全县动员,开始了以治水为突破口,连续打出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革命”等一系列环境治理组合拳,誓要换回绿水青山。

  短短5年间,浦江关停“散乱污”水晶作坊两万余家,拆除违法建筑1.8万多处,全面开展城镇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浦阳江水质从原来连续8年劣V类提升到Ⅲ类。

  环境治理不仅带来了浦江的水之变,也带来了业之变。现在浦江全县水晶加工主体虽然减少了90%,但水晶产业经过转型升级,规模以上企业增加了37%。不仅如此,浦江还积极构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平台,建成16座生态处理中心、18座阳光房,覆盖全县429村(社区),日均处理腐烂垃圾200余吨,产生有机肥效益300余万元,百年受益6000多万元;设立了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布料垃圾、水晶废料等处置中心,走出了具有浦江特色的绿色循环之路。2018年,浦江更是被列入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水之变,业之变,绿水青山被唤回,诗画浦江的美丽画卷正越绘越美。现在的浦阳江畔,一条集绿道、游憩、休闲、运动、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已全面完工,全域“水岸风景带”美轮美奂,美丽乡村星罗棋布,外地游客往来如织。

  着眼联点成线 推动全域美丽

  蔓丝瓜绕藤而上、青椒红椒辣眼火热,就连菜地里的茄子、生姜都成了别具风格的蔬果装饰……走进浦江仙华街道方宅村,“烂漫花之院”“乡愁村情院”“蔬菜果园院”等各式美丽庭院目不暇接。

  更难能可贵的是,村民们因势创建、就地取材,将家里闲置的酒缸、饮料瓶、水果篮通过废物利用变成了别样花瓶,营造了“遍地是景”的乡村风光。

  在虞宅乡新光村,这个被誉为“江南乔家大院”的古村落,老屋虽旧,却不会全部推倒,保留下的一部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村里开辟出的咖啡馆、音乐吧台、小吃店,美景与创意、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碰撞和融合,在这个村子里产生了奇妙的反应,渐渐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新光村又引入“廿玖间里”旅游创客基地,打造“互联网+旅游”项目,创新“创客+”创业模式,在保存历史功能、延续原住民生活、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为村落长远发展注入活力。古今相融的美让古村游焕发前所未有的魅力,仅去年国庆黄金周就接待游客8.6万人次。新光村成为茜溪旅游风景线的“网红地”。

古宅叙事-王建录.jpg

古宅叙事 王建录 摄

  方宅村、新光村,如此美丽而又古朴、和谐又有活力的乡村在浦江比比皆是。“一户一乡情”、“一村一风景”,村民们每天走在路上,如同漫步于美丽画卷之中。

  亦步亦景亦文化,宜居宜游宜兴业,浦江是如何做到从干净到美丽,从乡村小美到全域大美?

  近年来,浦江先后实施了“百村•百景”“百村•千塘”“百村•千亩”“百村•万家”系列工程,通过改善村口面貌,彰显村庄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特点;通过池塘清淤和周边环境提升,扮靓2800多口池塘、70多座山塘、10多座水库;通过建设生态湿地,进一步提升水质、美化整体环境;通过黄皮房整治,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文景观。

  如今,绿水青山重拾了百姓对美丽家园的渴望,全域整治、全域美丽是浦江对大花园的期许。通过以治水拆违为代表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修复古村落和历史街区,浦江的山区与城区实现了全域化的干净整洁,300多个美丽乡村覆盖全县,实现从“点状美”到“全域美”的升级。

  强化党建引领 发动全民参与

  青山迎面,绿水缓缓,走在大畈乡建光村的石子路上,一排排民宿沿河而建,白墙黑瓦,干净整洁,美得如诗如画。

  “诗画浦江、美好家园”,浦江的秘诀之一便是“党建”引领,推动全民共同参与。

  在浦江,全域实现了垃圾分类,并总结出一套“两级四分法”的有效模式,即农户一次分类、保洁员二次分拣,“四分”是指先分会腐烂垃圾和不会腐烂垃圾,再将不会腐烂垃圾分为可卖和不可卖垃圾。

茜溪利民村-方晓东.jpg

茜溪利民村 方晓东 摄

  “垃圾分类已成为改变浦江乡村环境的重要抓手。”浦江县浦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炜介绍,“党建+垃圾分类”模式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全社会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不仅得到了百姓的真心认可,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走在大畈乡建明村新廊下自然村的村道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每天7点不到,80多岁的陈炳春就拿上工具,佝偻着身子出门清扫垃圾。19岁入党的陈炳春,每天都尽心尽力地维护着全村的环境卫生。有村民劝他,就那么一点工资,不用每天打扫卫生。老人的回答掷地有声:“我没什么文化,不图名不图利。我只知道,如果游客走到我们村里,看到脏乱差,人家还以为这个村里没有党员干部呢!”

  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现在的浦江村村建立了“巾帼清洁志愿队”“庭院环境监督队”“庭院环境评比委员会”多支队伍,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村庄清洁、庭院整治活动和检查评比。通过互看互学、互评互比,营造全民参与、不留死角、全面创建的浓厚氛围。

  如今,“党建+”已成为浦江各项工作的助推器,从“党建+垃圾分类”逐步拓展延伸。推出“党建+治水拆违”,由党员干部带头自拆违建、包干排污口整治,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县”;“党建+大花园建设”,在村村设立“党员红石榴林”和“党员责任美化区”,共种下苗木79万株,花卉144万株;“党建+平安建设”,实施“一个党员户一个监控”,落实监控摄像头11851个,实现区域监控全覆盖。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今日的浦江,与绿色同行、与自然共赢,一部天人合一的现代社会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浦江,正成为美丽中国画卷中闪亮的一笔。

标签:浦江;绿水青山;生态文明;金山银山;垃圾分类;美丽乡村;生态省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